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商標

常見問答
感測器與環保署測站監測差異?
108/10/24
2347
項目 國家監測站 微型感測點
監測目的 1.判知法規的符合性
2.監測空氣污染物的長期趨勢
3.評量管制策略的有效性
4.研判及評估對民眾健康的威脅及損害
5.了解及評估對自然環境的威脅及損害
6.發展及驗證具預測能力的空品擴散模式
1.污染熱區鑑定感測
2.空品感應物聯網執法應用
數據應用 評估大範圍空氣品質是否符合空氣品質標準及政策訂定依據 小區域環境空氣污染熱區鑑定及污染排放追蹤溯源以污染執法應用
選址要求 1.測站種類
2.污染源分布、類型及污染物濃度分布
3.地形、地勢及氣象條件
4.人口分布及交通狀況
5.有益於防制對策效果之判定
6.都市計畫、區域計畫或其他土地利用計畫
1.工業感測點:監控工廠密集區域
2.社區感測點:鄰近大型污染源之大型社區
3.交通感測點:監控交通繁忙區域
4.輔助感測點:20公里內無標準測站之鄉鎮
採樣口 不直接受煙道及排氣口等污染影響之處所
避免採樣口附近障礙物對氣流及污染物濃度之干擾
避免採樣口附近建築物或障礙物表面對污染物濃度之影響
依監測站附近污染物垂直方向濃度分布情形,決定採樣口離地面高度
採樣口周邊1公尺不可有大型遮蔽物
設置高度 10公尺 3公尺
儀器原理(PM2.5) ß射線衰減(貝它射線偵測懸浮微粒相對濃度)或慣性質量法微量天平(震盪原理)去量測濾紙重量 物理光散射原理簡易感測器將空氣中微粒導入光學散射原理的感測區域,在未經粒徑篩選方式下,以光學方式(光散射原理)量測不同粒徑微粒數量,再經轉換為PM2.5質量濃度。
取樣原理 精準流量控制器進行採樣,採樣流量16.7LPM 空氣擴散原理或馬達抽取空氣樣品,無訂定一定流量
去除環境干擾 有,空氣泵引至系統內,在進入分析系統內之前,會先經過採樣系統,此系統可分為採樣口、篩分器及加熱裝置,目的在於決定進入分析系統的粒徑大小,例如PM10或PM2.5,以及避免水分的干擾。 無,微型感測器應體積小,無設置濕度干擾功能,微粒含有吸水成分(例如硫酸鹽、硝酸鹽等),微粒外形、粒徑會因吸收空氣中水分而改變,進而影響測定結果。
布建前校正方式 符合國際認證標準 機器出廠時統一校正 +布建前至標準監測站進行比對 
品保制度
維護頻率 週、雙周、月及季維護 每季或每半年巡檢校正一次
設置維護成本
設置空間距離 約10至25公里 1.工業感測點:100-300公尺
2.社區感測點:1-2公里(空區5公里)
3.交通感測點:1-2公里
4.輔助感測點:4-5公里
數據時間解析度 1小時 1-3分鐘

主題網

TOP